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這些年,在干部監督上,相當一部分黨組織習慣于把防線只設置在反對腐敗上,認為只要干部沒有腐敗問題,其他問題就都可忽略不計,沒有必要加以追究,也不愿意加以追究。有的干部也認為,自己沒有腐敗問題就行了,其他問題都不在話下,沒有什么可怕的。”習近平總書記還指出:“堅持原則、敢于擔當是黨的干部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。‘為官避事平生恥。’擔當大小,體現著干部的胸懷、勇氣、格調,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。”
第一、什么叫有作為、敢擔當?就是要首先解決好爭取實現發展目標問題。
前有目標,心有動力。公司的發展的根本目標,很簡單,就是公司業務的持續發展,公司規模的持續增長,以及公司利潤的持續增加。我之所以反復強調目標,因為事實說明,規模對一個企業極端重要,規模有很多好處。就像一個農業國家,盡管發展水平低,但規模越大,遇到災害,她的自我救災能力就越強。外貿也一樣,規模大,貨源廣,客戶多,你的發展機遇就比別人多。因此,所有業務人員都應該記住兩點,一是縱向的,就是能夠每年都保持增長,都比以前好一點;二是橫向的,就是你要努力做同行業的佼佼者。
成吉思汗之所以能成為一位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家和政治家,是因為13世紀末期,地處中原的宋朝氣數已盡,從而給了元人以難得的歷史機遇。否則,要是在唐朝,根本不可能出現成吉思汗。目前外貿的道理也一樣。
第二、公司要想發展,首先必須解決人的問題,解決那些入錯行的人的問題,解決那些小富即安、不思進取、貪圖安逸的人的問題,解決那些長期沒什么作為的人的問題,解決那些對企業來說幾乎沒什么擔當的人的問題。人的問題不解決,公司不可能有希望。就像習近平總書記前不久在視察安徽時所要求的那樣,我們仍然需要繼續改革,并且和可能不是皆大歡喜的改革。
第三、什么叫有作為、敢擔當?就是要關鍵解決好責任和使命問題。一是抓干部,二是抓弱項。抓干部,就是抓好分管領導、部門經理、中層干部、抓黨員,即抓好“關鍵少數”;抓弱項,就是抓好落后產品、落后人員、落后部門。鋼琴有八十八個鍵,這八十八個鍵本身不能奏出旋律,只有經過不同的組合,在變化無窮中彈奏出美妙的旋律。領導的任務就是做好這種組合。
在談到作為和擔當兩個問題是,習近平總書記說:“當前,所謂‘為官不易’‘為官不為’問題引起社會關注,要深入分析,搞好正面引導,加強責任追究。黨的干部都是人民公仆,自當在其位謀其政,既廉又勤,既干凈又干事。如果組織上管得嚴一點、群眾監督多一點就感到受不了,就要‘為官不易’,那是境界不高、不負責任的表現。這一點,要向廣大干部講清楚。我們做人一世,為官一任,要有肝膽,要有擔當精神,應該對‘為官不為’感到羞恥,應該予以嚴肅批評。”
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。公司的各級領導都要主動作為,敢于擔當,像習近平同志期望的那樣,“真正成為帶領人民群眾戰風險、渡難關的主心骨”。企業所有的問題,歸根結底,是領導的問題。因此,必須堅決革除領導干部不作為、懶作為、慢作為的問題。俗話說的好,如果我們都不敢對員工動手,公司業績怎么可能會好?如果我們都不敢對干部動手,企業怎么可能會實現持續發展?當領導,首先要把自己的業務做好,但更重要的是要把你分管的和負責部門和人員管好、帶好、幫助好、發展好。
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,外貿形勢比以前任何都要惡劣。我們應該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所教導的:“想一帆風順推進我們的事業,想順順當當實現我們的奮斗目標,那是不可能的。可以預見,在今后的前進道路上,來自各方面的困難、風險、挑戰肯定還會不斷出現,關鍵看我們有沒有克服它們、戰勝它們、駕馭它們的本領。”
(公司黨委書記柳夕良在公司黨員大會上的講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