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
我們不怕,我們除了未來一無所有,我們充滿好奇,我們有使不完的力氣,我們不怕失去,我們眼里有光,我們帶著肚子里的書、腦子里的野心、心坎里的姑娘,安身立命,征戰四方。我們知道,只要出發就會遍體鱗傷。可是我們不服,不羈,不懈,不二,不屈,不撓,不卑,不亢。
二
如果外貿的成功者是一顆優質的豆芽,而我卻是一粒優質的花生無意間落入豆芽的世界無法逃離。與其想著如何迅速回歸花生的國度,或是如何瘦身換種變成豆芽,不如通過自我培育的方式汲取豆芽世界里充分的營養和風霜。成為一顆優質的花生豆芽,兼具優點,味道鮮美的新品種。于是我放下了什么是不適合,只想著怎樣能適合的做下去。
三
一個特別深刻的感(jiao)悟(xun)是——無論是傳統行業還是當下風口上的“互聯網+”,賺得都是一個供應鏈管理的錢,也就是賺個精耕細作的辛苦錢。五花八門的模式創新僅僅是手段,核心競爭力就是供應鏈管理的能力,“躺在風口上賺錢”絕對是個偽命題。
四
千古年來,朝堂融樂,乾坤綢繆,江山帷幄,黎民盡安。猶如日昇月落,四季更迭為天地間無法更改之勢。人常曰:一年之計在于春。而我認為一年之計實則在冬。中國博大精深的醫學記載,冬主“藏”,是一年蟄伏之季。春主“生發”,破土,生長,有力,則代表了春季的期盼之感。這看似破土而出的力量,實則是來自于整個冬天的沉睡,孕育和進化。
五
“快樂是一種能力。”我深以為然。我們都特別喜歡跟隨和的、有趣的、充滿正能量的人在一起,因為這個時候我們能感受到舒服和愉悅。這種快樂的感覺依托于他人。那如何自己找到快樂,我想這需要有一顆豁達的心,有自我治愈的能力,有笑看人生的態度,還有一覽眾山小的胸懷。借用復旦大學陳果教授的一句話,人生的終極目標就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說出自己的箴言,“告訴他們,我這一生過得很幸福”。
六
總書記說,美好生活不會從天上掉下來,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。我家閨女一年級,每天都會朝氣蓬勃的唱這樣的歌曲:為了理想,勇敢前進;向著勝利勇敢前進前進,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。每每聽著這樣的歌聲,我都會覺得自己的理想還不夠遠大,奮斗還不夠努力,勇氣還不夠充足,內心非常慚愧。
七
也許,我應該心狠些,學學朱元璋,娶丑老婆殺親兄弟,平衡利益給足面子,建立愿景搭好框架;見佛殺佛,見神殺神;死磕80后,血戰90后,希望70后的早點胸下垂胃下垂腎下垂。或可世無英雄,遂使豎子成名?仗義每多屠狗輩,從來書生最薄情。作為年少的混混,長大的憤青,冒牌的文青,將來的我,希望是個平和的中年理想主義者。—— 孫衛東
八
寒冬時節,人生的低谷期,經濟的蕭條期,反而能夠讓個人和企業去冷靜的思考,總結反思過去在繁榮忙碌的時期沒有時間真正沉下心來思考的問題。其中提到,很多世界知名企業的轉型和創立都是在經濟蕭條時期發生的。冬天的時候會讓人產生一種現在做什么都沒用的錯覺,從而選坐以待斃。其實,在這個時期積累的能量是能夠在困難過去之后發揮極大的力量的。主持人提到一句話:閑淡中得來,熱鬧中使用。寒來暑往,秋收冬藏,喝點雞湯,就不會太喪。
(摘自員工工作總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