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底,公司在征求職代會意見時,有人提出,說有的部經理水平太差,根本不配當個部經理。話說得很直接,讓人震驚,也讓人汗顏。
公司開始強化中層干部的管理已經有很多年了,比如每年都會進行中層干部培訓,要么請老師來講課,要么進行集體談話。
總結這么多年的經驗教訓,我們發現很多部門存在問題。有的部門業績長期低迷,部經理毫無建樹;有的部門被自己作死,最后只好解散或者撤銷;有的部門發生了重大的責任事故;有的部門出現個別業務員長期嚴重虧損;有的部門長期不團結,同事相互之間不講話;有的部門部經理缺乏人格魅力和號召力,始終無法坐在一起吃頓飯;有的部門部經理整天“見首不見尾”,對部門的事情毫不關心;有的部門永遠沒開過部門會議……
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多問題?
俗話說,一將無能,累死三軍。
其實,員工績效差,作為管理者不要首先抱怨員工的無能,而應該首先檢討自己。
一般來說,一個部門搞不好,主要問題在于:
1、錯在領導自身能力不足;
2、錯在領導自己沒有責任感;
3、錯在選錯人,沒把人選好;
4、錯在沒有帶好人,缺乏指揮、調度能力;
5、錯在沒有在部門內部建立起規范的制度和流程、標準;
6、錯在不善于培養員工,不知道如何鍛煉員工能力;
7、錯在缺乏使命感,沒有感染力;
8、錯在沒有建立競爭機制,不敢于淘汰人 …
站在公司的角度,所有的中層干部都肩負著振興一方的大任。可惜,有人失職了。
美國管理大師戴明說過一句話:員工只須對15%的問題負責,另外85%的問題必須歸咎于制度和流程。而制度和流程有問題是誰的責任?肯定是領導的責任。一個企業,一個部門出現問題,尤其是出現重大問題,比如發展緩慢,肯定是管理者的問題,是管理的問題。
因此,如果想成為一個合格的部經理乃至優秀的部經理,必須做到:
第一、有責任感,有使命感,有追求,有夢想;
第二、有感染力,有領導力,有號召力;
第三、“敢愛敢恨”,獎懲分明,堅持目標管理;
第四、善于發現員工的缺點并能指導員工;
第五、帶頭遵守各項制度,維護企業利益;
第六、清楚部門目標。
在談到人才時,史玉柱說過:“所謂人才,就是你交給他一件事情,他全力以赴做成了;你再交給他一件事情,他又千方百計實現了。所謂庸才,就是你交給他一件事,不但沒有做成,還找理由說是別人的原因,并聲明和他本人無關。” 人才,從來不是淘汰下來的,而是淘汰后活下來的!
作為中層干部,你必須帶好隊伍,千萬百計地實現公司給你的任務和目標。你要老老實實捫心自問一句:我配當這個部門經理嗎?
記住,炒掉100個員工,不如換掉一個領導。
(柳總在公司管理提升工作會議上的講話)